新能源行業電池及電機測試用水冷機Chiller是一種集成制冷、加熱、流量調節功能的溫控設備,為動力電池、驅動電機等核心部件的研發驗證提供穩定環境。
一、水冷機Chiller的核心定義
新能源行業電池及電機測試用水冷機Chiller通過循環介質(如水、乙二醇溶液)傳遞冷量或熱量,結合智能控制系統,實現-40℃至150℃寬域溫控,滿足新能源部件復雜工況下的測試需求。
二、電池包測試中的具體應用
1. 熱失控防護驗證
快速溫變測試:模擬電池包從-40℃驟升至85℃的嚴苛溫度變化,檢測熱失控預警響應時間(如5秒內觸發BMS保護)。
循環壽命評估:通過高低溫循環,量化電池容量衰減率。
2. 熱管理性能優化
均溫性測試:監測電池模組內各電芯溫度差異,優化液冷板流道設計。
低溫加熱效率:在-20℃環境下啟動加熱功能,評估電池預熱至0℃所需時間及能耗。
3. 充放電工況模擬
動態負載測試:配合充放電設備,模擬電池在快充或高倍率放電時的溫升曲線,控制溫升速率。
三、電機測試中的核心場景
1. 溫升與效率測試
持續負載測試:在額定功率下運行電機,監測繞組溫度。
2. 環境適應性驗證
低溫冷啟動:在-40℃環境下啟動電機,評估扭矩輸出穩定性。
高溫散熱能力:模擬150℃環境溫度,測試電機冷卻系統能否將部件溫度控制在安全閾值內。
3. NVH性能優化
溫度-振動耦合測試:在不同溫度梯度下監測電機噪音與振動頻譜,識別共振頻率點。
四、技術優勢解析
1. 高精度溫控能力
新能源行業電池及電機測試用水冷機Chiller采用PID+模糊算法,控溫精度達±0.5℃,滿足電池OCV(開路電壓)測試對溫度敏感度的要求。
支持流量、壓力獨立調節,適應不同測試場景的熱負荷變化。
2. 模塊化與擴展性
新能源行業電池及電機測試用水冷機Chiller支持“一拖多"架構:單主機可并聯控制3-6個測試工位,提升測試效率。
接口標準化:提供DN50法蘭、快速接頭等,兼容第三方測試臺架。
3. 智能化與安全性
多級權限管理:區分操作員、工程師權限,防止誤操作。
實時故障預警:監測參數(溫度、壓力、流量等),超限自動停機并推送警報。
新能源行業電池及電機測試用水冷機Chiller通過科學選型與定制化方案,企業可顯著提升研發效率、降低運營成本,為轉型提供堅實支撐。